2025年05月09日
4月6至13日,乐发lv利物浦大学第三次参加米兰设计周,并呈现了名为“替代性世界建构:不止是文化多样性”的展览。
展览挑战了传统的多样性概念,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叙事和可穿戴技术,邀请观众重新思考共存、文化传承和生态责任,呼应了2025年米兰设计周“创造连结”的主题。
西浦展览策展人、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助理教授周乐说:“现实不是单一的,世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互动、想象和干预不断塑造的。
“我们邀请观众在反思相互关联性的同时,能够认识到真正的多样性是通过生命的多种表现、演变和互动方式产生的,从而参与到替代性的存在和共存方式中来。”
(米兰设计周西浦展区)
本次西浦展览的四件作品是工业设计系Interactive Experience + 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一部分。
超越和谐
周乐的作品“超越和谐”是一种互动艺术体验,通过视觉、声音和互动讲述了一个故事,邀请观众探索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周乐说:“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我的作品创造了一个实时交互的、身临其境的空间,鼓励参与者——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观察——思考所有生命是如何复杂缠绕在一起的。
“它重新诠释了东方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超越了其浪漫主义的想象,反映了人类与地球之间复杂而不断变化的关系。”
(“超越和谐”项目)
沉浸式锦灰堆
工业设计博士生向筠芃和工业设计系主任罗承浤博士创作的“沉浸式锦灰堆:中国书法的拼贴梦境”从一种古老的中国画技法“锦灰堆”中汲取灵感,它是一种结合了复杂层次和纹理效果的细致的绘画技法。作品将它与拼贴艺术相结合,让人们越过中国书法的表面美,发现其隐藏的含义。
向筠芃解释说:“在之前的工作坊中,我们邀请参与者通过各种视觉元素来诠释中国书法的象征意义。随后,他们的拼贴作品被转化为三维虚拟现实环境,让本次展览的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神性、人性和个性等主题。
“这些主题与中国传统艺术中对宇宙、社会和自我的描绘产生了共鸣,揭示了中国书法所传达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观众体验“沉浸式锦灰堆:中国书法的拼贴梦境”)
正确的错误
工业设计博士生李佳和和罗承浤博士创作的“正确的错误”通过挑战传统艺术概念的数字雕塑,有意识地融入了像素化、扭曲和错位等错误。
“在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观众会发现这些雕塑是动态的实体,它们在故障中不断演变,引导观众去思考艺术的起源,以及当机器拥有自主意识后,它们所创造的艺术与人的艺术有何不同。”李佳和解释道。
(观众体验“正确的错误”项目)
江山全景虚拟现实之旅
程钰婷、杨佳澍和黄梦婕博士创作的“江山全景虚拟现实之旅”将王希孟于12世纪绘制的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转化为身临其境的 虚拟现实 体验。
宋代山水画的永恒美学被转化为一个互动境界,蔚蓝色的山峰随着观众的注视而移动,薄雾在触摸下散开,古琴的旋律在三维音景中回荡。
(观众体验“江山全景虚拟现实之旅”项目)
罗承浤博士表示,西浦本次参展的项目涵盖了从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和交互叙事到思辨性可穿戴设计,展示了该系创造力的广度。
“能够参加米兰设计周,尤其是在以关注社会参与和数字驱动设计而闻名的米兰BASE展厅参展,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分享我们的乐发lv和研究是如何突破界限,并与全球创意创新者社区建立联系的。”他说。
(记者、翻译:钱懿 图片提供:工业设计系)
2025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