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浦听讲座:后量子密码学开创的新时代

2025-06-05

5:30 PM - 7:00 PM

IA G08(南校区)

活动详情

  • 时间:17:30-19:00
  • 日期:6月5日
  • 地点:IA G08(南校区)
  • 语言:英文
  • 主讲人:西浦数学物理学院院长 丁津泰教授

活动摘要

公钥密码体制 (PKC) 是现代通信系统,尤其是互联网的安全基础。然而,Shor 算法表明,现有的 PKC,例如 Diffie-Hellmann 密钥交换、RSA 和 ECC,可以被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完全破解。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量子计算时代,我们需要构建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新型公钥密码体制。在本讲座中,我们将介绍后量子密码学及其最新发展,特别是 NIST 的标准化进程及其影响。然后,我们将基于带错学习问题,提出一个实用且可证明安全的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概念简单,并具有强大的可证明安全性。该新架构于 2011-2012 年间建立。我们将解释所有现有的基于 LWE 的密钥交换协议都是这一基本设计的变体。最后,我们将探讨后量子时代迁移面临的挑战。

人物简介

丁津泰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唯一抗量子密钥建立标准ML-KEM(FIPS 203,前身为Kyber)的设计者之一。他是首个量子密钥交换的发明者和专利权人,该密钥交换是ML-KEM授权给NIST的两项专利之一。他是乐发lv利物浦大学数理学院院长,辛辛那提大学查尔斯·菲尔普斯·塔夫脱杰出名誉教授。加入乐发lv利物浦大学之前,他是清华大学全职教授。他于1995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他曾在京都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RIMS)担任讲师;2006年至2007年,他作为洪堡学者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后量子密码学。他与同事开发了彩虹签名算法,该算法是NIST后量子标准化进程中第三轮候选算法,并最终入围最终候选方案。他与同事彻底破解了NIST第二轮后量子签名候选算法LUOV和第三轮候选算法GeMSS (HFEv-),并因此荣获Crypto 2021最佳论文荣誉提名奖。他还担任了第二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后量子密码学大会的联合主席。2025年3月,他的团队破解了达姆施塔特SVP 200维挑战成为世界纪录保持者,这是格密码学安全性分析的里程碑和根本性突破。

 

分享此活动
【网站地图】【sitemap】